人工智能(AI)与生命科学的融合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。从AlphaFold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突破性成就,到AI驱动的基因编辑、药物设计等前沿领域,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核心引擎。
为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,构建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,经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(筹)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专委会批准,第一届全国人工智能生物学大会将于2025年6月5日至6月7日在杭州隆重举办。
时间地点
时 间:2025年6月5日—2025年6月7日
地 点:浙江省杭州市
酒店地址:杭州青山湖美爵酒店
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(筹)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
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
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
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未来产业科创中心
清华大学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
浙江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分会
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
杭州青山湖科技城
陈润生、戴琼海、孙之荣
张强锋
于军、于国强、卜东波、王勇、王亚东、王建新、王宏伟、邓明华、冯建峰、孙之荣(主席)、孙啸、刘娟、刘巧泉、刘海燕、来鲁华、李国君、李亦学、李霞、曾坚阳、杨力、杨运桂、杨雪瑞、肖奕、吴东东(昆明)、汪小我、沈百荣、张勇(同济)、张勇(动物所)、张强锋、张奇伟、张学工、张泽民、陈洛南、陈润生(主席)、陈銘、欧光朔、周水庚、周天寿、赵方庆、俞立、徐书华、徐鹰、高琳、黄德双、韩敬东、瞿昆、鲍一明、蔡禄、魏冬青、戴俊彪、戴琼海(主席)
朱峰、刘娟、刘琦、纪志梁、曾坚阳、杨戈、杨跃东、吴嘉敏、张世华、张强锋(执行主席)、席瑞斌、徐魁、高歌、高琳、彭健、赵兴明、瞿昆
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发展
(持续更新中)
陈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、大会主席
陈晔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
戴琼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、大会主席
孙之荣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、大会主席
王宏伟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
俞 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
欧光朔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
张强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
时间 |
日程 |
|
6月5日 |
全天 |
注册、报道、专委会委员大会 |
6月6日 |
上午 |
开幕式、合影 |
大会主旨报告 |
||
中午 |
午餐、海报展示及线下评选 |
|
下午 |
学术报告 |
|
晚上 |
晚餐、海报展示及线下评选 |
|
6月7日 |
全天 |
专场一:人工智能与结构生物学 |
专场二:人工智能与基因组学 |
||
专场三: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 |
||
专场四:人工智能与医学 |
||
专场五:人工智能生物学:产业前沿 |